今天是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欢迎光临本站 

专精特新企业

有效至2024年!武汉市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奖励补贴政策实施细则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2/8/26     浏览次数:    

2023-2024年武汉市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奖励补贴申报指南,政策有效期到2024年,所以,在此期间,武汉市企业如果想要申报市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的奖励补贴项目的话,可以随时联系卧涛科技小编咨询合作,卧涛科技,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茅店山西路创星汇科技园A栋468室。

10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0551-65306190,19855108102(微信同号)
(卧涛科技: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一、武汉市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路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为支撑,通过示范引领、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培育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23年,市级“专精特新”培育企业超过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0家,成为引领我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二、武汉市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重点任务

(一)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1.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推动“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全覆盖,力争年均新登记市场主体20万户以上。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力争新登记企业占比逐年提升,年均新登记企业10万户以上。建立个体工商户新转小微企业动态培育库,推动个体工商户新转为小微企业。(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下同〉)

2.促进小微企业成长。支持各区、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孵化基地、大企业,围绕产业链、创业链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优化企业创新成长生态,对经认定的国家、省、市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市级财政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3.推动“小进规”攻坚。建立“小进规”分级培育机制,完善“三库一表”(小进规培育库、新建新投产项目监测库、退规企业预警库、企业应税收入统计表)推进模式,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对首次进入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市级财政给予20万元奖励,各区按照市级奖励标准给予不低于1∶1的配套支持。(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4.引导“专精特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突出主业,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获批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二)构建“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

1.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市、区分级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对照国家、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指标,做到符合条件企业“应报尽报”“应入尽入”。加强对入库企业的分类指导,形成有机衔接的梯度培育体系。(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人民政府)

2.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企业的监测、指导和跟踪服务,实行动态化管理。整合市区政策、资源和服务,支持、培育中小企业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梯次发展。(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人民政府)

3.大力招引“专精特新”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知名企业,落地一批强链补链稳链项目。鼓励各区出台专门招引政策,给予配套支持。(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招商办,各区人民政府)

(三)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1.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独立或者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实现“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方式,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一次性给予50万元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2.推动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我市“335N”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3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装备制造、现代消费品、先进基础材料3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北斗、氢能、网络安全5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等若干未来产业),建立重点产业链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清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在工业“四基”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突破一批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产品),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长板,全面提升产业自主可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各区人民政府)

3.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高水平建设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围绕重点产业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落实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政策,丰富创新产品应用场景,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沿“技术—零件—部件—整机—系统”发展路径,扩大市场占有率。(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各区人民政府)

(四)加强精准服务支撑

1.支持智能化改造。推进“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化转型全覆盖,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能力。对认定为全球灯塔工厂、市级标杆智能(链主)工厂、市级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的企业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专精特新”企业因增资扩产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的,支持保障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租用标准工业厂房的,对租金给予一定优惠。(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各区人民政府)

2.促进质量品牌提升。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制定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武汉制造”标准,打造一批区域产业品牌集群。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争创中国质量奖、长江质量奖、武汉名品。对主持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中融合了标准必要专利的单位,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万元、10万元补助。对主导制定知识产权服务国家、行业、地方和先进团体标准的单位,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补助。(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区人民政府)

3.加强企业培训交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企业家系统培训,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家到境外著名高校、企业学习研修;加强与国内一流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专精特新”经营管理领军人才订单培训;实施“万企育才”中小企业培训工程和“创业武汉”公益培训,开展“模块化、个性化、菜单式”教学培训。鼓励参加“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对市级获奖企业(项目)给予一等奖30万元、二等奖20万元、三等奖10万元、优秀奖5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工商联、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4.建立公共服务网络。在武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专精特新”服务专栏,完善“线上+线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服务网络。遴选和支持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核心服务机构,从“政策+资本+服务+载体”等多个方位,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管理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市场开拓、投资融资等全方位“点对点”专业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区人民政府)

(五)强化要素资源供给

1.加强人才支撑。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千企万人支持计划”,建立“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引进培育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科技研发团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引进“武汉英才”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科技研发团队的“专精特新”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贴。对“专精特新”企业入选国家、省、市人才专项的分别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各区人民政府)

2.加大融资支持。开展“千名行长进千企”,对接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鼓励银行机构通过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贷款等方式,适当提高抵质押率,扩大商标、专利、设备等可接受抵质押物范围,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入拟挂牌、上市后备企业名单,抢抓北京证券交易所风口契机,开展北交所上市培训及诊断辅导服务,支持登陆资本市场。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鼓励创投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股权融资。(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各区人民政府)

3.强化精准服务。各区要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分类指导和精准有效施策,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困难问题,支持企业成长。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开展“千名税干进千企”,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落实用电价格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税务局、市发改委,武汉供电公司)

三、武汉市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作,强化整体部署、协同推进和督促指导;统筹利用现有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政策资金,落实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政策。各区要建立“专精特新”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在区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二)加大舆论宣传。大力宣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树立“专精特新”先进典型,强化“专精特新”发展导向,并在各类评选表彰活动中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及时总结推广“专精特新”经验做法,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工商联,各区人民政府)

(三)狠抓工作落实。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动计划,结合各区实际和工作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目标纳入“一区一表”年度绩效指标体系,进行专项考核。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通报中小企业发展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进展情况。(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绩效考评办,各有关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武汉市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